评论随笔 · ESSAYS

冯象:哪怕摩西再世

宽侄:

谢谢发来照片,让我们重温欢聚的时光。

回国一趟,同事见面,都说晒黑了。“黑”是恭维,仿佛我在百慕大群岛度假来着。我们邻居,去年到云南旅游的胖太太爱琳倒是苗条了,一听伯母称赞,更是满脸笑容:I know,可不,我减了十八磅!没有,没练瑜珈术,练什么都不如送我那麦当劳儿子上大学!原来,那孩子平时每周要妈妈开车带去麦当劳几回,这学期他一走,“空巢妈妈”告别“垃圾餐”,人就瘦了一圈。

你看,如今“黑”皮肤成了休闲享受的标记,大众化的便宜快餐反而担了不健康的恶名:语义就这样产生于对话的场合。由此想到,上回谈翻译的“再造原意”,那“原意”也是由译者和读者,通过不同语境一次次“交谈”令其清晰而富有意味的。

下面答复你的好朋友的提问:翻译《圣经》是否集体合作较好?“信达雅”如何兼顾,还是应有别的标准?问题不小,可能会扯得远一点——但看得出,他是读了书,独立思考了才形成看法的;这一点,你得向他学习呢。

译经给常人的印象,大约总是某个教会委任集体班子的“项目”。可是纵观历史,钦定本除外,马丁·路德那样的独译才是成功的通例(见前信《海枣与凤凰》)。比如罗马教会的标准经文拉丁语通行本,便是圣杰罗姆(约347~420)的杰作。俄罗斯东正教的教会斯拉夫语译本,则来自 Gennadius 大主教的遗稿(1499),往前还可以追溯至斯拉夫字母的发明人圣徒西里尔(St. Cyril, ?~869)与其兄(St. Methodius, ?~884)的译经传道。而与路德几乎同步,廷代尔(William Tyndale,约1495-1536)立志“要让扶犁童子知晓的经文比[教士]还多”,以生动准确的口语,开现代英语译经之先河,在教会的火刑柱上赢了“英语圣经之父”的美誉(包伯里克,章二)。就连众译本之祖,希腊语七十士本,按照传说——而传说寄托了人们对译经的理想——也是七十二位以色列长老受埃及王托勒密二世(公元前282~246在位)请托,分头独力译出的(故事见《创世记·前言》)。

冯象:小书的朋友——《玻璃岛》Ynis Gutrin*的话

小书的故事是这样的。小书其实跟大书一样,前身也是一沓书稿,但不是手写的——从前那种绿方格子、留着宽边的稿纸,“爬格子”誊一遍,可费工夫了——小书赶上了电脑和互联网时代,稿子是打印的。邮寄当天,文档发给出版社的编辑,她就可以直接在电脑上编辑、校对了。

过了半年多,小书印出来了。封面是英国诗人罗赛蒂(1828~1882)画的绿眼睛地母女儿(Kore),一头瀑布似的卷发,手持一只血红籽粒的石榴,让人联想她从冥府归来,新春还阳、万物更生的景象。除了九篇故事,书里还有几十幅漂亮的插图。有个杭州小朋友读了,虽然不全懂,却非常喜欢小阿忒讲故事救亚瑟王那一篇。又有点疑惑:那“零隐私世界”到来,会是怎样的情形?还需要念书考试不?他见勒口有作者的电邮地址,就写了一封电邮:尊敬的冯先生,我刚看完《玻璃岛》,有很多感想,您能不能给我签个名呢?谢谢啦,不好意思打扰了!

“谢谢”一句,他原本忘了写,是找最要好的同学商量后补上的。冯先生回复说:我很想听听你的感想呢。书寄来美国太费时费钱了。这样吧,我下个月来杭州讲学,讲座安排在老杭大校园内法学楼。届时你记得带着书来,就可以签名了。

果然,讲座结束,跟学生合了影,院长说:冯兄,有两位小同学要见你。冯先生笑道:我正想找他呢,原来他是双数啊。两人过来,矮胖些的那个说:冯先生好,他是我最要好的同学,也请您签名。于是,两本书一块儿签了,还写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字。小朋友问:那么我们还要念书考试吗?冯先生答:要的。而且你读些什么,读过几遍,晚上关起门来做数学题的每一个步骤,老师和爸爸妈妈都有办法知道。到那时,人没有秘密可言。小朋友听了,吐了吐舌头,瞅着他最要好的同学;后者绷紧身子,严肃地向小书点点头。

冯象:罗嘎

那是四十年前的旧事。或者按哀牢山寨老人们的说法,是天书上写着的人的命数:某某,初中失学入“知识青年”之流,得下放劳动,至云南边疆一公社小学校教书。

草屋门外,一条干涸的水沟。水沟盘山似长虫蜿蜒,藏头处,壁立云霄一面峻岭,方圆一百二十里莽莽苍苍,猿啼鹿戏,主峰名曰黄连。那高峰半腰悬一座哈尼寨子,十来间竹楼,人称笆底(回音)。笆底生产队的队长叫亚伦,与《圣经》所载先知摩西的兄长同名。亚伦是狩猎的好手,常下来小学校,给我送些麂子野猪干巴之类,让我去酒厂帮他换“火水”喝。因此相熟了。

他有这么个故事,酒后透露的,未免语无伦次,过后他也忘了。幸好我留了一份记录——

那阵子我口袋挂两杆笔,背包里除了英文书还塞一沓信纸,负有收集整理各族群众活学活用伟大思想先进事迹的光荣任务——稍加润色,如下:

冯象:美极了,珍珠——译经散记

海风中一个低沉的声音,开始,我没有留意。

我在享受脚心里阴凉的细沙摩挲,看浪花推来的一粒粒贝壳,在夕照下变得金黄。远处,两个嬉戏的小女孩蹲下,惊喜地尖叫着……直至天色渐晦,金贝不见,礁岩化作嶙峋的黑影,如一座倾圮的寺院,那声音才伴着波涛的节拍,慢慢响了起来:En una noche oscura, con ansias, en amores inflamada…

这是谁的诗呢?我问,好像在哪儿读过。风,在礁岩下应答:

是一个昏黑的夜
心里焦灼,燃烧着爱情
啊,幸福又幸运的一刻!
出来了,没人看见。
我的小屋,终于安宁……

走开去的时候,我认出了圣者的名字;晚潮送来,他遗骨的芬芳。

天才的博尔赫斯说过,这诗节的末行,estando ya mi casa sosegada,如果脱离上下文,本是极平淡的一句:我的[小]屋终于安宁。但尾韵-ada之前“s”一连重复三次(casa sosegada),营造了一种宁谧而寂寥的气氛,是译文不易传达的。所以,他赞许苏格兰诗人Roy Campbell的英译的灵活处理:When all my house was hushed。认为“all”用得好,有空旷感;“hushed”收尾,形容“house”,两重读音节押头韵,则仿佛奏出了“沉寂的音乐”(《诗艺六讲》,页61)。

然而我听见的是,十字架底下,那永恒的死寂——他的名字。

冯象:误译耶稣

《读书》去年六月号有篇文章挺好,《新约圣经:绝对神授还是历史产物》,介绍艾尔曼先生的《误引耶稣》(Misquoting Jesus, 2007)。艾氏在北卡大学教授《新约》及早期基督教有年,著述极勤,文风活泼,还常上电视,在美国圣经学界可算个公众人物。他的书若能准确地译为中文,对于学界和普通读者,都是一件功德。

不过文章有两处小疵,经文引述则涉及《圣经》汉译的一个老问题,似可略加检讨。当然瑕不掩瑜,再说一遍,这文章大体是不错的。

先说小疵。一本讨论经文传抄跟校勘的书,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而且连挂九周“售出三十八万册”,作者觉得“出人意料”,录了一句《华盛顿邮报》,称《误引耶稣》为“最不可能成为畅销书的畅销书”。其实“最不可能”云云,跟中译本把书名改作《制造耶稣》一样,是营销手法,上海人叫“摆噱头”。在美国,走出学界向老百姓和信众讲《新约》“误引耶稣”,那个效应,是毫不逊色于我们这边的写手言之凿凿,指毛主席诗词哪几首出自胡乔木之手的——要想不吸引眼球也难。此外,九十年代以来宗教全球复兴,圣经学、宗教研究在西方成了热门学科同传媒话题,也是《误引》得以畅销的市场条件。

文章末尾,谈到艾氏的思想经历,怎样由虔诚的福音派信徒成长为“不可知论者”(agnostic),给人的印象,仿佛他是因为钻研了版本校勘,发现经书的历史“本源”才“离经叛道”的。事实上,艾氏在别处多次声明,放弃基督教,跟在普林斯顿神学院接受现代圣经学知识与历史批判方法没关系。真正让他困惑、心生疑窦的,是所谓“约伯疑难”或“好人为什么受苦”的拷问。经过长久的思考和痛苦的内心斗争,他认为这道难题在一神教教义的框架内,不可能得到合理解决并升华为生活的慰藉;这才告别教会,转向了不可知论(参阅艾尔曼《上帝的难题》及《耶稣,被遮断》)。至于课堂作业要学生“横向读经”,就是找出福音书里的平行故事,比较语汇情节的异同,这办法古人早有记载,还列出一组组的“对观句段”(synoptic pericopes),发展了精微的神学解释。故此,承认部分经文为托名作品,或者由不同渊源(时代、地域、个人或社团)的片断或文本传统编辑而成,跟主张经书神授,奉为圣言或上帝之言,这两种立场虽然对立,却未必动摇得了信仰,是可以妥协而共存的。毕竟,信仰不靠(有时也不容)论理:人性孱弱,奥义无穷;宗派纷争,永无宁日。教义即人意亦即政治。传世抄本犹如历代译文,充满了消弭不了的歧义跟矛盾,原本是不足怪的。

海伦民:醉心梦语(六十)官道六爻

毕竟过年了,即便没有儿时盼望的那种兴奋,总要放松一下。网上闲逛,先漂流到“乌有之乡”,瞥了一眼,什么“中国近代有二人看透了中国国民性,一人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气到死;另一人用其不争,驭其不幸,乐到死”,云云,不过是些“新生常谈”,实无新意。于是溜达到“八卦社区”,但见《阴符经》、《推背图》、《烧饼歌》以及《厚黑学》一类标题,不外传统政治权谋或命数谶纬,也无新意。突然,右下角是“官道六爻”一条,闪入眼角余光。这标题有些新奇,便觉好奇,遂想点开一睹尊荣:看看这厮属于何等货色。读了一遍,觉得作者虽功力不逮,尚存些许新意,抄在这里,作为大参考之后的“小参考”,对于跻身仕途和沉浮宦海的“同志们”,或有些许参考价值。

一、序曰:“上古之时,人民无别,群物未殊,先哲乃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洞悉人情,观星而释梦,龟卜蓍策。《周易》继《连山》、《归藏》,而成八卦六爻,是故万物由繁而易,百事由疑而夬。一阴一阳谓之道,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乾卦乃八卦之首,元亨利贞,阳刚之极,天龙之属。其上谋王霸之业,中成大人之志,下泽君子之德。卦彖爻辞乃易之本体,而《十翼》中多为附释之言。世移情变,本体虽能守常,附释理应革变。不然,则步刻舟求剑之尘,陷缘木求鱼之愚也。是故洒家观察良久,揣摩多时,而成官道六爻。官道六爻者,只取乾卦六爻之爻辞,略加删削,而全改其象辞,至于《彖》与《文言》则舍之。每爻象辞厘分上下,不唯释义断症,亦点津示方。凡跻身仕途,涉足宦海者,探赜索引,钩深致远,因势取舍,与时进退,则青云直上,飞黄腾达,似乎有望。倘能助其一二,洒家何避穿凿附会之责,偷天换日之罪?呜呼!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海伦民:醉心梦语(五十九)足球与司法:两种游戏一个理

年底岁末,举国轰动的中国足球黑幕,终于进入审判阶段。关于假球、黑哨和贪官的传闻,已审成铁证,正如许多贪腐之案,怀疑变成了事实。国足卷入腐败丑闻的人数之多,时间之久,范围之广,以及手法之拙劣,着实令人瞠目结舌。实际上,对这些“足鼠”如何制裁,已不重要,留下更多的是反思:国足贪腐的黑幕和潜规则,为何与如何得以形成和存续?两队竞赛类似两造相争,而足球裁判与司法裁判,也颇多类似之处,故而人们自然就将两者,加以联想并进行比较。

(一)足球要有高水平,就需职业化。既然法宝找到了,国足就要腾飞,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当然,国足也从娃娃抓起,喝着健力宝的“六小龄童”们,受到的专注和欢送,远胜于秦朝东渡采药的童男童女。他们带着国人的重托,潜伏到号称足球之国的巴西,取经偷艺,数年之后才曼声光环荣归故国。1994年,甲A联赛职业化;10年后,甲A升级为中超联赛。于是,职业化的中超联赛声势浩大,又是升降级,又是引进外员,又是制定裁判规则和奖惩制度,如同当时刚刚启动的市场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这么多人口中,残疾人都比英国人多,腿脚利索且酷爱足球者,自然不乏其人。不久,雄赳赳气昂昂十六方阵就形成了。国人虽然没有欧洲或拉美队员那样人高马大,却也无妨。人家日本和韩国的队员也都体形弱小,甚至朝鲜看似营养不良的足兵,竟也能与欧洲和拉美强敌,一拼高下。国足的比赛也开始有模有样,而观众夜渐入佳境,看得如醉如痴,球迷则近乎神魂颠倒。然而,人们逐渐觉得比赛有些不对劲,但不知问题在哪里。直到足球黑幕大白天下,观众才知道被“三黑”给黑了:球员的黑脚、裁判黑哨和官员的黑心。

(二)与足球类似,中国“文革”后告别了人治,走向法治,而法治需要司法公正。于是,也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司法步入职业化之路,程序机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法袍穿上了,法槌也敲响了,甚至对抗制的机制也引入了。人们为之欢呼雀跃:中国司法公正有望了,无需寄望包公、海瑞和况钟那些青天大老爷了。然而没多久,人们就觉得,向法院讨说法,如同进医院求健康,有些不对劲,但有不知问题出在哪里。稍后,从基层法院到最高法院,腐败法官的黑幕相继曝光,于是人们才发现,自己被“三黑”给黑了:当事人的黑钱、法官的黑判以及操控法官的黑手。

海伦民:醉心梦语(五十八)朝鲜太阳陨落时

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突然逝世,21世纪的金太阳也随之陨落。这是2011年底轰动世界的一件大事,颇值得唠叨几句。

(一)据朝鲜官方报道,金正日在为人民操劳的行程中,心脏病突发,不治身亡。这至少传达两个重要信息:一是金正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劳动的旅途中,而这与他作为劳动党领袖的身份,名副其实,正如革命党人死在革命中;二是他逝世的病因,不是外界所谣传的癌症,真正的伟人秉承天命,绝不会得那种绝症,而心脏这玩意就保不准了,钟表也有停摆时,汽车也有灭火时,上帝也有打盹时。关于上帝打盹,尽管圣经没有记载,但上帝毕竟需要休息,否则,创世工作会持续下去,而不仅仅只持续六天。

(二)送葬的场面十分震撼。大雪纷飞,天地白成混沌,为逝者裹素,使生者增哀。数十万军民,40公里送行,灵车经过凯旋门、金日成广场、统一大街,沿途一片嚎啕,惊天地而泣鬼神。说北京奥运无与伦比,国人就屁颠屁颠,有些人甚至高兴得屁滚尿流。其实,那个“unexceptional”译成“无与伦比”,颇可存疑,不过是“与众不同”罢了。朝鲜的这种送葬场面,那才堪称无与伦比。这如丧考妣的情怀,本是从中国学得,父母突然撒手人寰,子女自然悲痛欲绝。很可惜,中国自己却逐渐放弃了这种传统。这种场面足使中国领袖欣羡,也更让西方政要嫉妒。三十多年前,他老人家逝世时,国人也悲伤走一回,但只是啜泣,让人真假莫辨,一如恋爱只是暗恋,使对方虚实难猜。不久,国人就开始潇洒走一回了: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

海伦民:醉心梦语(五十六)冤案十二钗

网上溜达,稀里糊涂撞入“巧·奇·冤”网页。在“洗冤录”名目下,首先入眼的是2011年十大影响性案件,按照“巧、奇、冤”的标准衡量,案情多都平平,往年这类案件多得很,只是它们今年受到了社会的特别关注。随后看到了河南冤民赵作海的遭遇:他与村民伙伴赵振晌的冲突中,被赵振晌砍了一刀。赵振晌以为把对方砍死,遂逃之夭夭。后来村里发现一具无名尸,警方的逻辑斩钉截铁:赵作海报复赵振晌,把他干掉。接下来的故事就如同“人有亡铁者”,赵作海必须按照这种逻辑招供。“命案必破”,是公安的绝对命令,“杀人偿命”的铁律天经地义,赵作海遂被定作死罪,幸好没有立即执行。11年后,当“遇害”的赵振晌突然出现,人们感到,又一个佘祥林案不期而至。

这类案件见多了,也就没有新鲜感。倒是网面边角不断闪烁的“冤案排名榜”,引起我的兴趣。进入一看,只见一批冤友或疑案嫌疑人的名字,总共12人。他们的名字上面配有照片,照片下边配有图、词、曲,其风格有些类似《红楼梦》中“十二钗”的题咏,但水平与雪芹前辈相去甚远。洒家只觉好玩,便拷贝一份,保存下来。

一、胥敬案:其图为,一个病弱男人从监狱中走出来,服刑人员列队鼓掌相送。其词和曲曰:

海伦民:醉心梦语(五十五)校车、官车及丢卒保车

甘肃校车事故中19名学生尸骨未寒,江苏校车事故又狂夺15条鲜活生命。这让人惋惜,令人愤怒。

一、孩子沙丁鱼般挤在破烂汽车里,本来就不合格的司机比开货车更不上心,结果自然不难想见。每年校车事故有多少,夺去多少儿童的生命,见诸媒体的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二、与校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官车,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公车总量200多万辆,每年消费支出1500亿!公车中大多是官车,在古代,官位大小与轿子成正比,与刑罚轻重成反比;在当代,地位高低与乘车大小成反比,而官位大小与轿车的档次成正比。轿车,不过是“道成肉身”的轿夫换成了“胶胎法轮”,更传神的称呼应是车轿。当然,古代也有车,冯驩就报怨行无车,但那时的车是铁皮轱辘,又没有柏油路,自然颠簸,所谓“屁颠”一词,可能就是对乘车人的写照,马车一路狂奔,把乘车者颠疯了,就有了“疯癫”之类的说法。现代的汽车很舒适,麦克卢汉把轿车比作“子宫”,人们置身其中,颇有回到母亲怀抱之感,故都对高级轿车心存覬觎,朝思暮想,柳亚子原本一个诗人,也做“无车弹铗怨冯驩”之叹。若干年前,“红旗”是身份的象征,红旗未到,警车呼啸,鲜花掌声,场面热闹。警车呼啸的威风,足让当年挥棒喝叫“回避”的清道夫相形见土。

三、校车车况寒酸,随便驾驶,更无警车保驾护航,自然比官车更不安全,以致事故如近年房价,居高不下。当然,孩子怎么能与领导相比,领导是人民公仆,公仆呵护周全,他们才能为人民服务,公仆权益就等于人民权益,尽管公仆财产不等于人民财产,公仆小秘不等于人民小秘。公仆安全,主人能不安全?一如厕所留芳千古,卧室岂能遗臭万年?所以,人民觉悟大大提高,都争着做公仆,可惜这些“疑似”未来公仆的小苗苗,还没有真正理解何谓公仆,还分不清官车同校车的差别,就终生与为人民服务无缘了。至于公仆自家的小苗苗,自然无需挤乘校车。谁都知道,官车的功能是领导使用三分之一,领导家属使用三分之一,司机个人使用三分之一。公仆的接班人,司机敢怠慢吗!看来拼爹不是始于就业之时,从摇篮起跑线上就开始了。有人说,不妨做个调查,统计一下,县级科长以上、地市级处长以上、省级厅长以上的领导子女,不管学历如何,有多少人在待业或没有较好的工作?这样一查,究竟哪些人就业难的问题,就一目了然。当然,这类调查如同窥探领导们的财产隐私,而领导隐私历来属于公家私秘,窃取公家私密那可后果严重。回到正题上说,校车所以不能与官车攀比,在于大局要求丢卒保车。

海伦民:醉心梦语(五十四)自画老像并胡诌三首

近接窗友短信:为纪念毕业多少年,把有纪念意义的照片汇集,班友共享。我停照多年,正如停交多年,所谓老照片从不存留,连老朋友也所剩无几。古来将相,少数走运的还能荒冢草没,大都因疑有地下藏品,而被折腾得几上几下,一塌糊涂。那照片就更等而下之,一如名片,送到他人手中,转身就成垃圾,而惟一区别在于,照片比名片的污染能力更强,不照也好吧。既然共享,只取不予,似不近情理。于是,打油了一幅自画像,权做照片;忽悠三首歪诗,作为配文。聊向同窗交账,且示故友:洒家老虽老矣,还是那副旧日德行:

自画像一幅:

冯象:学院的圣日——《政法笔记》增订版跋

他为第七日赐福,定为圣日,因为在这一天上帝完成了创世,休息了。——《创世记》2:3

第一日,晴

《政法笔记》增订版一楼会议室午餐,盒饭。小魏请给“论文博士”班开一讲座,因学员都是在职干部,只能周末听课。内容可别太理论化,啊,她说。题目定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若干问题”,谈谈违宪审查跟新法治(又名“形式法治”)中国特色的基本矛盾。J大学冠名教授评审材料寄到。

小高电话,今晚七点半国家大剧院普契尼《托斯卡》有票,约仁卿同往。说三位主角均为意大利当红的歌剧明星,Nicola Carbone饰Tosca,布景一流云云,热情推荐。遂提前晚餐。

《政法笔记》增订版书稿。

第二日,晴

继续改书稿。下午“论文博士”班讲违宪审查,三小时。学员十来个,不甚发言,仿佛还在部里开他们的会。课间聊天,却活跃了,好几个说去过美国这儿那儿,进修或是访问。

海伦民:醉心梦语(五十三)这是我亲身经历的

这是法学院硕士和博士合上的宪法课。上完最后一堂课,学生就要毕业离校。孙教授说,“余下的时间大家提提问题吧。”一位年龄较大的学生站起来:“孙老师,我们就要离校,前程未卜。我们涉世不深,希望您能够给我们一些人生指导”。随后的掌声表明,这是多数学生的愿望。“说什么呢?”教授略有所思,“说立志的话吧,你们从幼儿园就听烦了;说我的感想吧,有自吹之嫌;说劝诫的话吧,又好像是规训”。孙教授停了一下,然后说,“那好吧,我就讲一段最近亲身经历事吧”。一阵掌声。

一、孙教授清清嗓子,从容道来。“20多年前,我在国外的时候,认识一位美国朋友。”教授打量众多好奇的眼睛。“他的年龄比我大一些,是男的。”教授解释道,“他得知我研究孙中山宪政理论,又是中山先生的本家,待我非常亲切,错以为我是中山先生的后人。”“他常带我到他家去玩,还驾车拉我去旧金山的唐人街、优山美地原始森林、好莱坞、拉斯维加斯,每个周末都安排满满的。那时我们都很穷,想省点美元回国过日子,哪有旅游的费用。好在这位美国朋友从来不让我破费。真是遇到美国的活雷锋了。”

二、教授见学生一脸问号,便不紧不慢解释道:“你们猜这是为什么?原来孙中山当年在美国时,同他奶奶的父亲是莫逆之交。这美国先生是宪法学学者,对孙中山的气象、人品和才华十分钦佩,尤其被中山的宪政理想所感动。他请中山先生住在家中,并四处为它筹款,介绍他加入基督教,两人还按照中国的仪式磕头拜了把子。原来这为老先生的名字开头Sun,同中山论上了本家。”教授停了一下,接着说:“这位先生人到中年,家中有一个女儿,也就是我这位美国朋友的奶奶,正当二八年华,名叫sunshine。在同孙中山的接触中,一来二去,产生了好感,她竟坠入了情网。当时,中山先生第一位夫人已虽过世,也喜欢sunshine小姐,但他革命大业重任在肩,哪敢贪恋儿女私情,且觉得革命凶多吉少,不应拖累人家小姐。但中山先生越是有意回避,表示婉拒,sunshine小姐越是狂热。中山需要回国一趟,顺便也让sunshine小姐感情冷却一下。临行前,他把《建国方略》英文版手稿留作纪念,签下“孙文”中文名字,还按了个指印。据说中山先生在自己的藏书上按指印,是一种特殊的习惯,后来把这种习惯用在了中华革命党上,要求党员人人按指印。”教授很得意地说,“这份手稿就保存我这位美国朋友手里,我到他家去时,亲眼看到了这份手稿!”

海伦民:醉心梦语(五十二)被占领者的苦衷

自占领华尔街、占领华盛顿以来,“占领xxx”已成时尚,风靡世界。开始还觉新奇,时间一久也就麻木。忽有一位在美学习的朋友来函提起此事,就有了写几句话的冲动。

一、20世纪后期全球化以来,美国以商人为骨干,以法律为武器,以金融为杠杆,以军事为后盾,基本上完成了对全球的布控。古代的罗马化,范围只及于欧洲和亚、非的部分地区,今日世界的美国化,美国几乎成了世界政府,全球问题几乎成为美国内政。这种格局只有美国精英心中有数,其他人多当局者迷。等到一觉醒来,木已成舟,那时的世界又是一番模样。此次“占领XXX”不过是这个过程的插曲,睡梦中感到憋的慌,一些人起身糊里糊涂上了次厕所。

二、华尔街的大亨感到很委屈:我们为美国辛辛苦苦打造了金融帝国,把货币虚拟化,把证券再证券化,美元生美元再生美元,比老鼠生老鼠还快,坐在华尔街,施展吸金大法,世界的财富滚滚而来,就如周身的显学流向心脏,要不怎么说是金融心脏呢。这叫道成肉身,芝麻开门,凤凰涅槃,杠上开花!千年等一回,才等来这种奇迹:在经济世界,从劳动到资本的飞跃,犹如自然世界从猿猴到人类的突变!资本,资本,还是资本,只要略去“主义”,正如,马克,马克,只要不“思”。然而,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两房危机,不过小小趔趄,目前不景气,不过繁荣的间歇。你们这些丐帮,粥稍稀些,就乱舞打狗棒,实在不识大体,不懂大局。我们这些猫头鹰,黑夜里为你们四处捉鼠,碰倒几颗秧苗,你们就叫嚷不停。当心你们的打狗棒打没了热狗,在街角喝西北风。

三、华盛顿的政要也颇有苦衷:谁不知道自由放任市场的弊端,谁不懂得杀贫济富的恶果,谁不想遏制金融大亨的贪婪,谁不明白大家共同富裕的益处……然而,为了发挥强者的优势,就必须放任竞争;为了强化华尔街的吸金能量,就必须对这些金融专家实行低税投资,给予高额花红;为了让金融大亨完成美国征服世界的梦想,就必须容忍他们的贪婪;为了使美国具备完全控制世界的能力,就必须减轻国内福利负担,让弱势人群勒紧裤带,然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3 of 14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