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生活 · READING

西格尔(等):《美国司法体系中的最高法院》

社会思想译丛 ★ 新书讯

美国司法体系中的最高法院

杰弗瑞·西格尔(Jeffrey A. Segal)、哈罗德·斯皮斯(Harold J. Spaeth)、莎拉·蓓娜莎(Sara C. Benesh):《美国司法体系中的最高法院》(The Supreme Court in the American Legal System),刘哲玮、杨微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ISBN: 9787301163443. @豆瓣@小组

购买:亚马逊中国当当网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翔实可靠的数据和众所周知的案例,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运作过程和大法官们在司法决策过程中的考量因素展开了生动的分析,令人信服地论证了大法官的政治偏好决定着最高法院案件的筛选和判决的内容。同时,作者还用深入浅出的笔调,考察了美国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程序、证据制度、州法院和联邦下级法院系统,从而帮助读者能够更加系统地了解联邦最高法院在美国司法体系中的皇冠位置,以及大法官在处理案件时与州法院和下级法院法官迥然不同的考察因素和思维方式。

目录

第一编 引论

第一章 司法制定政策
第二章 司法裁决的形成路径
第三章 美国司法历史中的最高法院

第二编 司法过程

第四章 民事诉讼程序
第五章 证据
第六章 刑事诉讼程序

第三编 美国司法体系中的下级法院

第七章 各州法院
第八章 联邦地区法院
第九章 联邦上诉法院

第四编 美国司法体系中的最高法院

第十章 最高法院的组成
第十一章 进入法院
第十二章 最高法院的裁决形成
第十三章 意见与分配

第五编 影响

第十四章 司法判决的影响

案例索引
索引
附录一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历任大法官(1789—2010)
附录二 美国各州缩写

书评

《美国司法体系中的最高法院》是现有文献中一部具有独特贡献的书——与其他同类书不同,它有着自己的观点,并运用数据予以支撑。本书以不加掩饰的政治倾向,以及丰富的细节与事实,为课堂上的踊跃讨论提供了素材。对政治学系、法律系的学生,以及那些对法院制度的发展和历史感兴趣的人而言,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李·爱泼斯坦(Lee Epstein),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

《美国司法体系中的最高法院》对美国的法院以及司法程序提出了崭新的看法。西格尔、斯皮斯和蓓娜莎对司法程序课堂上所讨论到的一般话题,都有广泛涉及,且这种涉及是以一种独特的、有魅力的方法呈现出来。作者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以及他们敏锐的才智,在本书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有助于知识性的、真正愉悦的阅读的实现。本书如此独特(并且如此吸引人)的原因在于作者的这种关注:不仅告诉读者他们对法律和法院知道什么,而且告诉读者他们是怎样知道的。同时,作者还(不同寻常地)为我们带来了关于司法程序不同方面的社会科学研究。这本书无疑会成为一项典范。——温迪·马蒂内克(Wendy L.Martinek),纽约州立宾汉姆顿大学

从支配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规则,到最高法院判决的影响,西格尔、斯皮斯和蓓娜莎透彻地阐释了美国的司法体系。作者非常专业地将经验数据、历史分析,以及法律知识结合起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泛的视角,来观察法院如何运行,以及司法以哪些方式影响着公共政策。结果是,一本非常有益、水平很高的著作呈现在我们面前。——托马斯·沃克尔(Thomas Walker),埃默里大学

苏力:《走不出的风景》自序

走不出的风景2001至2010年间,我担任了北大法学院院长,也就必须出席否则不会或不愿出席的大大小小的会议,常常必须发言、讲话,以院长身份。这也是一份职责。

而职责就是,用我2010年欢送毕业生的话来说,做什么,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尽管不喜欢;还要干好。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好,只是在现有条件下务实推进,有所坚持,有所创造,有所改进。这包括说话。即使院长身份,也拒绝官话,套话,空话,大话;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成理,拒绝真理的诱惑,拒绝公共知识分子“公共益多、知识益少”(波斯纳语)的通病;面对学生、老师或其他受众,坦诚交流自己对一些事情的观察、思考、感受和经验,既不强求,也不迎合。

决心总是比践行容易。这首先要负责任地思考,认真对待自己在每个公众场合的发言。即使非常仪式化的场合,即使高度单一甚至重复的话题,也力求通过自己的眼光和创造力来避免或减少无意义的重复。这是教育者和学人的天职。没有自己的理解和发现,只是真诚地重复,哪怕是普遍真理或普世价值,那也只是信徒,而不是学人。

还不能仅仅是学人,院长有教育者和学术教育机构领导者的责任。不只是表达个人的专业学术观点,他必须有相对开阔的政治、社会和学术视野;不能局限于专业,他要尽可能从其他角度关注一些看似熟悉的人和事,研究因种种原因未获得足够关注的一些比较重大的问题,重新理解那些理解过了似乎已有定论的问题。所有这些追求最终必须附着于有效的表达,针对特定受众,让人听懂,听进去,给人哪怕是些许启发或感触。否则,就不是交流,而是自说自话。

这也是履行学术领导责任。创造学术氛围,争取学术尊严,这也是其中之一。反对大学行政化,官僚化,其实不全是甚至主要不是政府或别人的事;最简单的,就是从自己做起,从日常说话办事做起,力求把每一天的日常、每一项常规活动都变成思考甚至研究的对象。否则就是推卸责任,正确的追求就成了口号或姿态,变成另一个用来媚俗的道德高地。崔永元是通过自己的说话,而不是通过号召,改变了当代中国电视主持人的腔调;王朔和冯小刚在各自行当中也是如此。

即使是说话,长期努力,也会超越“解释世界”,异化为“改造世界”。副产品就是这本小书

冯象:Re: 致辞与山寨——序《走不出的风景》

B君如晤

我上周返美的。正赶上大雪,在纽约机场旅馆捱了一宿,不过把苏力老师给的书稿看了——论致辞与政治修辞的,课上讲过吧。请教两个问题,你们年轻人什么看法:

他在院长任上的毕业迎新致辞极受学生欢迎,当得上北大一块品牌,据说正版之外,还有山寨版。你或者别的同学是觉得他说的道理(思想)好,还是语言生动有趣,抑或别的原因(个性、场合、态度)?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苏力是不是一个例外?

谢谢,节日快乐。

又,山寨版何处可阅?
 
 
[三天后]

绝了哈哈,原来院长的“自主知识产权”还未撰写(并依法享有国际保护),山寨版即已上网,四处流传了。而且标题也蛮“感动中国”,是不是?也缠绕些欧化句式,有“力叔”味儿。再过四十年,白头校友回忆“一塌糊涂”(一塔湖图)的学习生活,接受记者或校史专家采访,这段佳话肯定有数不清的版本。

S君帮忙,拿我的问题找同学(校内外皆有)做了个小调查,回复都很率直,有见地:

——既不唱高调说空话,也不惺惺作态讨好学生,总之,苏力老师了解我们的生活,贴近我们的感情。

——很“个”的人,有些执拗。但他的话让我觉得新,可以信,美倒是其次的。

——我对老师了解不多,致辞具体讲了什么道理,记不清了。印象中他很会煽情,有点儿女性化,但不做作。配上他们说的“一张铮铮铁骨的脸”,非常独特。(女生语)

——好些话称得上“美”,甚至过于“柔软”,比如“细雨淋湿了未名湖”,但那只是作为通向某种真实的铺垫,某种未经雕琢和掩饰的“信”。这么看,应该说是“信言不美”的例外吧。

——国人的公共生活一直摆脱不了“假大空”话语,老百姓“审丑疲劳”久矣。苏力老师拒绝官样文章,不落俗套,就具备了打动人的力量。其原理可能近于那个口语词“不折腾”。当然,他有不少出色的修辞和精巧的表达,加上真诚,在教育官员中是罕见的,如果不是绝无仅有。

——回想起来,自己真正被打动,不是在毕业典礼上,而是后来读文字稿的时候。他口才在法学院来说不是最好,要念稿,还带点口音。相比之下,文字更能表现他的激情,“有嚼头”。不过在社会上走红,或许得益于“北大”、“院长”一类的标签效应?

——他有几句“信言”太鲠直了,像“这里是北大法学院”,那种近乎赤裸裸的精英意识的流露,得罪人也不奇怪啊。

——像网友说的,是发自肺腑的祝福,贴心。

——前些年有个外系老师,在课堂上说学生不用功,成天听刘德华。学生暴笑。因为刘是“大叔级”歌星,现在谁还迷他呀?苏力老师绝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他举过孙燕姿、蔡依林、周杰伦、张柏芝、阿娇等人的八卦新闻做例子,大家好惊讶:一位“五〇后”大教授,一向拒绝当“公共知识分子”,对“八〇后”“九〇后”热衷的时尚,居然那么熟悉!

——老师的致辞之所以受欢迎,我觉得除了文笔,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对商业/小资文化略微妥协,例如对青春的伤感抱认可和同情态度,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同时,他也温和地批评一些现象,在致辞中强调年轻一代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小气跟大气这样结合,就抓住了同学们的心。我猜想,致辞本身在知识和学术上的作用,或许是有限的。但如果把这些文本和演讲看作大学里实践群众路线的一种尝试,他会不会觉得颇为得意呢?这也是我自己常感困惑的问题:学术与政治,可分吗?

——魅力在他的个性,而不是思想或语言。

苏力:《走不出的风景:大学里的致辞,以及修辞》

走不出的风景苏力:《走不出的风景:大学里的致辞,以及修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ISBN: 9787301089279.

购买本书:卓越网当当网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苏力先生在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10年任期内各种致辞的汇集,主要是迎新和毕业致辞,因为苏力的致辞一洗官腔套话,贴近年轻学生的心灵与生活,这些致辞在当时就引起了校园轰动,并逐渐成为每年6月(毕业)和9月(迎新),学生以及毕业生们翘首期待的一道风景。并且从苏力开始,引发了一系列大学院校长们的清新致辞风气,比如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根叔”。在本书中,苏力还专门写文章讨论了大学致辞与政治修辞,表示他表里如一的致辞理念,对于教育界的同仁也有很大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著有《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法律与文学》、《送法下乡》等,译作有《法官如何思考》、《并非自杀契约》等。

目录

苏力:《送法下乡》新版序

《送法下乡》修订版

一本10年前的著作重版,是好事,也是坏事。

作者也许是好事,意味着北大出版社认为该书还有些商业或其他价值;而如果这个判断不错,那就意味着这本书对今天的中国读者也还有点价值。但这个价值是什么?是书写得好吗?而所谓“写得好”,又是什么意思?

校订之后,我发现,也许重版的主要价值在于,本书各章(有关方法的第十二章除外)集中关注和讨论的中国司法制度的所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或以改变了的方式仍然存在;有的有所改善,有的则更尖锐了;并且不限于基层法院,甚至不限于中国的中西部或农村地区;当年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以中国问题和经验为基础的分析和理论追求,至今或许仍然前沿,特别是面对概念法学和教义法学的泛滥;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本书中展现的对中国问题和中国学术的关注甚至变得更为急迫了。这本曾引发很多讨论和争议的书,因为不合时宜,才没过时,甚或更有针对性了。

对于一般所谓以学术安身立命的人,这好像是一个成功,一种安慰;但由于任何文本——包括文学文本——的意义从来是社会需求构成的,对一个希望以学术研究来参与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人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失败,一个悲剧。

我渴望速朽。

奥斯汀·萨拉特编:《布莱克维尔法律与社会指南》

社会思想译丛 ★ 新书讯

布莱克维尔法律与社会指南

奥斯汀·萨拉特(Austin Sarat)编:《布莱克维尔法律与社会指南》(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Law and Society),高鸿钧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ISBN: 9787301162323. @豆瓣@小组

阅读本书目录 [PDF]。

购买本书:亚马逊中国当当网

内容简介

这部指南包含一篇导论和六编正文,收入论文33篇,是研究法律与社会研究领域的权威著作。各章重在考察特定领域的历程,描述其现状,分析其得失,指出其挑战,展示其未来走向。作者来自世界各地,代表了广泛的社会情境,体现了多元的文化视域。这些文章横跨法理学、法律社会学、法律人类学、比较法学以及许多部门法学,涉及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法律意识,涵括民主、人权、法治、程序正义、法律文化等传统问题,触及批判种族理论、女权主义法学、后殖民法律以及法律全球化等前沿领域。由此,本书展示了丰富智识和多重洞见。

本书作者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阐释进路,不仅有实证主义和新制度主义,而且有解释学进路和文化研究视角;不仅有理性选择方法和政策分析模式,而且有批判研究范式和后现代叙事风格。本书论证严谨,意蕴丰厚,行文有趣,观点新颖。

书评

本书以百科全书的规模,填补了多年来我们深以为憾的许多空白,现了本领域丰富多彩的成果,为法律与社会研究树立了良好典范,由此必定成为一部经典。——凯蒂·卡拉维塔, 加州大学

奥斯汀·萨拉特和许多作者了撰成一部富有价值的权威论著。本书展示了法律与社会研究的学术精华,反思了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是本领域初学者和资深学者的必读著作。——罗伯特·丁沃尔,诺丁汉大学

在当代西方,法律与社会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种研究涉及哪些人物,具有哪些文献,关注哪些问题,采用哪些方法,取得哪些进展,面临哪些挑战……凡此种种,读者翻开本书,便会解开谜题。本书对于我们拓展法律社会学的视野,探索中国的法律与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高鸿钧, 清华大学

雅各布、波特:《仇恨犯罪:刑法与身份政治》

社会思想译丛 ★ 新书讯

仇恨犯罪

詹姆斯·雅各布(James B. Jacobs)、吉姆伯利·波特(Kimberly Potter):《仇恨犯罪:刑法与身份政治》(Hate Crimes: Criminal Law & Identity Politics),王秀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ISBN: 9787301176450. @豆瓣@小组

购买本书:亚马逊中国当当网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以及大多数州仇恨犯罪法的出台并非因为刑法在这方面尚付阙如,或者因为一些骇人听闻的犯罪不能依照现有法律充分受到起诉和处罚。刑法的缺失或者不当的宽缓并不是令美国政府头疼的一个问题,执法人员当然拥有起诉那些实施杀人、强奸、伤害或其他犯罪的恰当方法,无论这些犯罪是否以偏见为动机。20世纪90年代初期,法学家们开始使用“仇恨犯罪”和“偏见犯罪”的术语。

作者通过追溯仇恨犯罪的起源、界定仇恨犯罪的定义及对仇恨犯罪立法价值的分析,对仇恨犯罪的泛滥展开了社会属性、政治属性及其正当性的解释。在进一步分析仇恨犯罪法执行、仇恨犯罪与宪法、仇恨犯罪与身份政治的冲突与碰撞后,作者指出,刑法及其执行在创造一个更加宽容的和谐社会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至关重要的是,警察和其他刑事司法机构在执法中,既要公正对待犯罪行为的被害人,也要公正对待犯罪行为人。厘清广泛存在特殊犯罪背景下的偏见可能发生在不同团体成员之间毫无意义,相反,它很可能导致分化,产生冲突并造成相反的社会和政治效果。

西奥多·齐奥科斯基:《正义之镜:法律危机的文学省思》

社会思想译丛 ★ 新书讯

正义之镜

西奥多·齐奥科斯基(Theodore Ziolkowski):《正义之镜:法律危机的文学省思》(The Mirror of Justice: Literary Reflections of Legal Crises),李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ISBN: 9787301182420. @豆瓣@小组

购买本书:亚马逊中国当当网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了从古典时代直至当代的反映出西方法制进化历程的主要文学作品。其所引用的杰作包括《善好者》、《列那狐》、《安提戈涅》、《威尼斯商人》以及《审判》等等。西奥多·齐奥科斯基运用人类学关于法律进化的理论将这些作品置于其所处时代的法律语境之中,将法律的进化过程抽象为简约的理想类型,,梳理了法律与道德在数十个世纪当中的逐渐分离。从而以一种原创的视角将这些作品联系在一起并加以阐释,为法律与文学的研究贡献了一个新的维度。

不同于主流的“法律与文学”研究,《正义之镜》提出的是“文学与法律”的进路,强调的是历史语境而非理论命题,重视的是讨论“事”而不是“词”,突出文学而不是法律。本书将法律史作为理解文学文本及其冲突的不可或缺的工具,而不是引证文学作品来举例说明关于现代法律的论辩。核心是发现文学作品中所映照出的法律危机,尤其是那些属于全体公民而非少数法律人的关系到整个社会生活秩序的重大危机。

书评

我深深的痴迷于书中的每一个章节。作者赋予‘法律与文学’以令人惊喜的新用途。他是如此学富五车而又文风平易近人。他奇迹般的将关于历史、文学以及法律的复杂知识融为一体。《正义之镜》必将成为一部重要作品,并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和写作提供源泉。——丹尼尔·科恩斯坦(Daniel J. Kornstein)

《正义之镜》是一本出色的著作,充满了令人惊叹的丰富知识,包含了细腻的文学分析和对司法历史的清晰阐释。——维吉尔·尼莫埃诺(Virgil Nemoianu)

一项深刻且有价值的研究……西奥多·齐奥科斯基运用他广博的跨学科知识和深刻洞察力展开了这一开阔的研究。——罗伯特·霍普曼(Robert Hauptman),《当代世界文学》

关于法律、文学与历史的一部恢宏而引人入胜的指南。——罗伯特·巴斯基(Robert E. Barsky),《文学研究/外国文学》

充满睿智的创见与渊博的学识……这一充满挑战并且迷人的研究对于学者、教师和学生都大有收益。——《选择》

苏力主编:《法律和社会科学》第七卷

《法律和社会科学》第七卷
法律和社会科学》[Law and Social Sciences] 第七卷,苏力主编,刘思达执行主编,法律出版社 2010年。

购买本书:亚马逊当当网

主题讨论:法律实证研究方法在中国

中国法律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路径与挑战 / 陈若英
中国法律社会学的历史与反思 /刘思达
中国行政法经验研究:回顾与展望 /汪庆华
乡村法制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陈柏峰
“地方性知识”在法学语境中的使用 /李 耕

论文

实效主义法学纲要 / 柯华庆
中国治理刑讯逼供六十年的经验 /何永军
预防刑事冤案中的制度失灵 / 雷振斌
法律实践中俗民的“冤屈感”:一个解释框架 /邢朝国
北庄矿难:社区突发事件中的“理”与“情” / 袁长庚
农地流转纠纷中的政治与法律:鄂中个案研究 / 陆 剑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基于宪法第10条的分析 / 程雪阳

批评

法院执行研究为什么难

跨越个案 / 苏力
评《法院执行为什么难》 /刘忠
执行既难,研究不易 / 戴昕
计量方法与因果关系 / 张巍

彼得·甘西:《反思财产:从古代到革命时代》

社会思想译丛 ★ 新书讯

反思财产

彼得·甘西(Peter Garnsey):《反思财产:从古代到革命时代》(Thinking about Property: From Antiquity to the Age of Revolution),陈高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豆瓣@小组

购买本书:亚马逊中国当当网

内容简介

在这一著作中,作者探究了古代关涉财产的“基础性”文本,以及19世纪早期之前的思想家们在不同语境下对它们的接受情形。这些文本包括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关于理想政体的描述,耶稣关于弃绝和贫困的教义,黄金时代叙述,以及人类从原始公社性到所有权制度转变的其他阐明。在19世纪早期之前,认真思考过私人所有权的合法性问题的,包括政治思想家、神学家和法理学家。作者所涉及的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耶稣、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巴托鲁斯、奥康的威廉、米斯特拉的普莱桑、格劳修斯、普芬道夫、洛克、休谟、卢梭、康德、黑格尔和蒲鲁东。同时,作者充分论述了权利学说的历史发展,尤其是财产权。藉此,作者质疑了这样一个主导性的历史范式:古代世界对权利学说贡献甚微,甚至了无贡献。最后,作者对美国和法国革命中的权利宣言进行了比较研究,解释了为何法国人认为财产权是不可剥夺的,而美国人却不这么认为。

倉海君:撒旦的語言遊戲——評張達民對聖經某節的闡釋

「何謂知言?」曰:「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生於其心,害於其政,發於其政,害於其事。聖人復起,必從吾言矣。」——《孟子.公孫丑》

The distinguishing mark of high-level perception is that it is semantic: it involves drawing meaning out of situations.–Douglas Hofstadter, Fluid Concepts & Creative Analogies

* * * * * *

甲部. 現在是張達民要盡快自辯,不是馮象

環球聖經公會駐會學者張達民博士在〈文學氣象與學術假象──評馮象譯注的《新約》(之一)〉一文指出(恩怨緣起,見註一):

馮象借用NJB,是鐵證如山,不是偶一為之,而是系統性的現象(單是馬太福音也有幾十個顯而易見的例子,如二11、二16、二17-18的插注與NJB同章節的注f,h,i)。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一本NJB與馮譯作些「來源鑒別」的研究。筆者在此不必再打一匹死馬了。

他的所謂「借用」,我理解就是「抄襲」,對一位有名聲的學者來說,這是最嚴厲的指控,搞不好馮象教授就淪為另一個汪暉了。張博士的指控證據,主要見於上面那篇網絡文章,他從夾注及翻譯文字(特別是所謂「錯譯」)兩方面,一共舉出了七個具體例子作證,沒舉出的還有更多,「單是馬太福音也有幾十個顯而易見的例子」。

但我翻一翻馮教授的《新約》,正文567頁,每頁夾注至少10個,全書即有約五千多個注。對比起這五千多個夾注,張博士的四大夾注例證(先假定這四大例證毫無疑點地成立)是否有點單薄呢?張博士在時代論壇曾回應我說:

任何對統計學有些認識的人(筆者以前曾任職精算工作),都會看出這些雷同的組合有很強的統計顯著性(statistical significance),顯示兩者不是獨立的。

我不懂統計學,也從未任職精算,所以很幼稚地問一個問題,所謂「系統性的現象」,真的可以從芸芸五千多個注中抽三四個例就可說明?張博士的論證比光速還要快,完全違反了物理定律。

冯象:小诗小注

A君惠览

谢谢支持。此番闹剧,他们策划已久,那“讨公道”的自己说了。面对不义攻讦,耶稣说应该“欢喜不尽”(《马太福音》5:12)。故而“同乐”一下。但拙诗只是温和的讽喻,算是文学尝试吧——新文学有讽喻的传统,从大先生到散宜生,绵延不绝。“文章信口雌黄易,运动椎心坦白难”,这样的旧体诗,不是“湘乡南皮之间”传统道德理想的坚守,而是走新路的坎坷和不驯服。没有几十年革命斗争的锤炼,没有加入最底层的人们的命运,是绝对写不出来的。

扯远了。既有读不懂的,不妨小诗小注,如下:

我动了谁的奶酪

标题,化自Spencer Johnson畅销书名《谁动了我的奶酪》。小诗与该书,内容风格皆不相类,但语词略有重复。如“奶酪”和“动”,诗中各出现四次(包括动词“蠕动”),“了”字达十三次之多,按“驻会学者”的标准,或已触犯“大量借用”之罪。

福音书

指拙译《新约·马太福音》,牛津大学·香港,2010。

某英文译本

指圣城本旧版的英译“新耶路撒冷圣经”(NJB,1985)。圣城本有三个版本(1955,1973,1998),前两版有英译(1966,1985)。NJB的脚注译自圣城本,《新约》部分虽有补充,但内容多涉及天主教教义,与拙译的夹注无关。“驻会”对圣城本/NJB的不满情绪或宗派立场,笔者完全理解。但本人并非天主教徒,无意也无资格传播宗教,或介入争纷。参考圣城本,如同研究别的经典译本和圣经学著作,纯粹是出于学术和文学翻译的需要。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 by Bruce Ackerma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 by Bruce Ackerma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10: 0674057031; ISBN-13: 9780674057036.

Review

I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 Bruce Ackerman, one of our nation’s most thoughtful and most influential constitutional theorists, sounds the alarm about the dangers posed by our ever-expanding executive authority. Those who care about the future of our nation should pay careful heed to Ackerman’s warning, as well as to his prescriptions for avoiding a constitutional disaster.
–Geoffrey R. Ston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School, author of Perilous Times: Free Speech in Wartime: From the Sedition Act of 1798 to the War on Terrorism

Alarmist or alarming,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 is a serious attention-getter. Bruce Ackerman has adroitly woven recent changes in our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into a provocative argument that the expanding powers of the 21st century presidency have put our constitutional order at risk.
–Joyce Appleby, UCLA, author of The Relentless Revolution: A History of Capitalism

At once audacious and plain spoken, Ackerman offers a fierce critique of democracy’s most dangerous adversary: the abuse of democratic power by democratically elected chief executives.
–Benjamin R. Barber, author of Jihad vs. McWorld: How Globalism and Tribalism Are Reshaping the World and Consumed: How Markets Corrupt Children, Infantilize Adults, and Swallow Citizens Whole

Product Description

Bruce Ackerman shows how the institutional dynamics of the last half-century have transformed the American presidency into a potential platform for political extremism and lawlessness. Watergate, Iran-Contra, and the War on Terror are only symptoms of deeper pathologies. ­Ackerman points to a series of developments that have previously been treated independently of one another—from the rise of presidential primaries, to the role of pollsters and media gurus, to the centralization of power in White House czars, to the politicization of the military, to the manipulation of constitutional doctrine to justify presidential power-grabs. He shows how these different transformations can interact to generate profound constitutional cris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and then proposes a series of reforms that will minimize, if not eliminate, the risks going forward.

The book aims to begin a new constitutional debate. Americans should not suppose that Barack Obama’s centrism and constitutionalism will typify the presidenci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e should seize the present opportunity to confront deeper institutional pathologies before it is too late.

About the Author

Bruce Ackerman is Sterling Professor of Law and Political Science at Yale University.

Law’s Allure: How Law Shapes, Constrains, Saves, and Kills Politics, by Gordon Silverstein

Law's Allure: How Law Shapes, Constrains, Saves, and Kills PoliticsLaw’s Allure: How Law Shapes, Constrains, Saves, and Kills Politics, by Gordon Silverste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10: 0521721083; ISBN-13: 9780521721080.

购买本书@亚马逊

Winner of the C. Herman Pritchett Prize for the best book published in the field of law and courts in 2009 from the Law & Courts Section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Frontmatter [PDF]; Excerpt [PDF]

Review

Law’s Allure is a masterful treatment of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juridification of American politics. Beautifully written and displaying Silverstein’s encyclopedic knowledge of American constitutional law and practice, the book helps us understand how the courts can both enable and disable our politics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Silverstein integrates both abstract principle and bare-knuckle politics into the account, resulting in a volume that is at the same time profound and accessible. A major contribution that will enlighten both scholars and the informed public.”
— Tom Ginsburg,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School

“Professor Silverstein provides an original and compelling analysis of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w and politics. His insights that juridifi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on the rise, that juridification is more than government by judiciary, and that escaping from politics has numerous hidden costs are interesting, important and likely to provoke a good deal of conversation both within and without political science.”
— Mark Graber, University of Maryland

“Gordon Silverstein has given us a superb analysis of juridification, the messy interaction of supposedly objective legal rules with partisan interests that often produce public policy. Through both general reasoning and close studies of specific cases, he demonstrates how these forces noisily, and sometimes angrily, engage to create not a seamless web but a jig-saw puzzle whose jagged pieces never fit neatly together. Neither students of public law nor public policy can afford to miss this splendid book.”
— Walter F. Murphy, Princeton University

Law’s Allure is a breathtakingly good book. Tracing through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important case studies ranging from abortion and school desegregation through campaign finance and environmental litigation to the tobacco cases and more, Gordon Silverstein gives us a new paradigm for thinking about the role of courts in American politics, one that is more complete, convincing, and persuasive than we have ever had before in a single volume.”
— Kim Lane Scheppele, Princeton University

“A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tudies on constitutional politics. With well-chosen case studies and a useful analytical framework, Gordon Silverstein helps identify the whys, hows, and so-whats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politicians and judges in shaping public policy.”
— Mark Tushnet, Harvard Law School

Law’s Allure: How Law Shapes, Constrains, Saves and Kills Politics provides an original and compelling analysis of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w and politics. Professor Silverstein’s insights that juridifi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on the rise, that juridification is more than government by judiciary, and that this escape from politics has numerous hidden costs are interesting and important. The case studies are well written and informative, the research is solid, and the conclusions likely to provoke a good deal of conversation both within and without political science…Professor Silverstein provides a far more nuanced accou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w and politics than found in the existing political science literature.”
— Mark Graber, Balkinization blog

8 of 18
456789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