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

《劳埃德法理学导论》(Lloyd’s Introduction to Jurisprudence)第8版

Lloyd's Introduction to Jurisprudence英语世界一本流行的法理学教科书:

Lloyd’s Introduction to Jurisprudence, 8th edition, by Michael Freeman. Sweet & Maxwell 2008. 1600 pages. ISBN: 0421907908; 9780421907904

Product Description

Lloyd’s Introduction to Jurisprudence is the leading textbook on jurisprudence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covering the whole field of jurisprudence.

* Combines an authoritative text with extracts from a huge variety of authors, extracting the works of more than a hundred jurists
* Gives critical insight into the texts with detailed and well-documented introductory sections
* Examines the contributions made to legal theory by leading jurists from the Ancient Greeks to the postmodernists
* Covers Aristotle, Raz, Habermas, Unger, Coleman, Perry, Kramer, Nelken and Iris Marion Young
* Contains a new chapter on Ronald Dworkin, analysing his work
* Places emphasis on Hart, particularly the “Postscript” and the commentary this has provoked
* Provides more references to contemporary debates e.g. positivism v natural law
* Offers a fuller discussion of justice, including global justice

Contents

* The nature of jurisprudence
* Meaning of the law
* Natural law
* Bentham, Austin and classical positivism
* Pure theory of law
* Modern trends in analytical jurisprudence
* Theories of Justice
* Sociological jurisprud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law
* American realism
* The Scandinavian realists
* Histor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 Jurisprudence
* Marxist theories of law and state
* Critical legal studies
* Feminist jurisprudence
* Postmodernist
* Jurisprudence
* Critical race theory
* Theories of adjudication

苏力: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

论文摘要:通过对法律文本解释的几种方法的经验的和理论的分析,本文指出:尽管实践中的具体的法律解释总是存在、有用并有时获得成功(社会接受),但是法律解释无法构成一种抽象化的获得确定法律结论进而保证法律适用的方法。除了其他原因外,法律解释的这一难题从根本上是由于,1、司法活动是一种决定他人命运的实践,涉及到综合性的判断,而不是一种个人化的智识性的理解,法律解释在司法中的作用是为决策提供一些而不是全部正当理由;2、法律解释要求语言文字的表述,而语言文字并不总是能充分表现具体解释的思考、决断过程,后者涉及大量的无法交流或交流起来不经济的知识。 

“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圣·奥古斯丁[1] 

“当你……能够说出你所感觉到的东西的时候,这是非常幸福的时候”。——塔西陀[2]

 

一、问题的界定

近年来,法律解释在中国法学界和法律界均受到重视。[3]这表明中国司法开始更多注重司法技术以及相关的理论问题,注意对具体案件的考察分析,这代表了一种新的、建设性的制度发展。然而,任何法律解释,无论是个案研究还是对法律解释方法的研究,都必须注意到:当学者谈论法律解释时,解释总是个人——法官、律师或学者——的一种智识性的追求;而在现实生活中,除最简单的由单人审理的案件外,一切以文字或语言公布出来的具有约束力的法律解释,在几乎所有的现代国家中,都不是单个人对法律条文理解、解释的结果。一些研究的结果已经隐含地或部分地表明,实践中的法律解释是一个制度的产物,即一个权力结构的产物,是一个集体活动的产物,而不是纯粹个人性的智识探讨的结果。[4]忽略了这一差别,任何关于法律解释的研究或对解释方法的追求都必然脱离实际。这实际上已经向目前的法律解释学研究提出了一个难题:个体化的解释方法如何可能为制度或为集体所用。这个问题并不能完全否弃法律解释的个体主义研究进路。人们可以辩解,制度是个人之间的互动的产物,个体的解释由此构成了制度化法律解释的基础;因此,从个体的解释入手仍然是研究法律解释的最佳进路。这种辩解是可能成立的,虽然辩解本身已经隐含了法律解释中智识性因素面对社会性因素的退却,因此,也就必然削减了研究者曾寄予作为方法的法律解释的重要性。然而,这一辩解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是,我们能够发现个体使用的正确可靠的解释方法。因此,对这一前提进行经验性和理论性的分析考察,就成为一种必要。

本文将对人们通常普遍接受的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略加归类,并逐一进行考察。必须注意,本文集中讨论的是对法律文本的解释。但是,司法中所说的法律解释并不限于对法律文本的解释,甚至主要不是对法律文本的解释。尽管哲学阐释学意义上的解释存在于任何人类活动之中,[5]因此必然存在与任何案件审理之中,但是,司法上所说的法律解释往往仅出现在疑难案件中,这时,法官或学者往往将这整个适用法律的过程或法律推理过程概括为“ 法律解释”,其中包括类比推理、“空隙立法”、裁剪事实、对概念术语的重新界定、甚至“造法”。难怪波斯纳要说,解释是一条变色龙。[6]正因为此,将法律文本或条文的解释和其他法律“解释”分割开来,本身就有问题;本文的这种聚焦则有可能强化这种人为的分割。尽管如此,作为一种论说的战术,本文不得不限定于讨论狭义上的“法律解释”,即法律文本的解释。这并非否弃我在此无法展开的论点,而是因为,法律解释已经习惯被人们理解为对法律文本或条文的解释。而且,从分析的便利来看,我也只能对广义的法律解释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对法律文本的解释方法加以分析是这一努力的第一步。此外,虽然这里仅仅集中讨论法律文本的分析,其中所揭示的或隐含的道理却也可能适用于广义的法律解释,尽管不一定能照搬。当然,在分析过程中,我也不时有所跨越。我的研究将表明,尽管有各种法律文本的解释方法都有某些不错的道理,但人们仍然无法据之获得一种众口称是的关于法律文本或条文的“解释”,也无法构建成为一种“客观的”、统一有效的、程序化的并因此大致可以重复的、可以传授的作为方法的解释学。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建立作为一种方法的法律解释学的学理努力,可能不会有什么令法官、律师们满意的结果。在文章最后部分,我将从司法活动和司法解释所要求的特点从理论上简单地回答为什么会是这一结果。

高鸿钧:《现代法治的出路》

现代法治的出路高鸿钧:《现代法治的出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397页。ISBN: 9787302076391.

目 录

导言:作为治道的法治

第一章 法律成长的精神向度
一、族群之法与世界之法
二、神灵之法与人世之法
三、情感之法与理性之法
四、特权之法与平权之法

第二章 法治及其历史类型
一、历史上的几种主要治道
二、法治的含义及类型
三、民主型法治:典型实践
四、非民主型法治的历史模式
五、法治形态的多样性:类型化的意义

第三章 法治的正当性
一、正当性及其依据的一般考察
二、作为秩序正当性依据的基本价值
三、法治的价值取向

第四章 现代西方法治的形成
一、社会契约论:对特权身份制的挑战l
二、自然权利观:对权利来源的追问
三、主权在民:权威基础的预设
四、分权制衡:理性的制度设计
五、现代西方法治的成因

第五章 现代西方法治的冲突与整合
一、西方现代法治的基本立场:民主形式法治
二、西方现代法治的调整:民主实质法治
三、统合与超越:走向新型法
四、回顾与总结:各种姿态的得失

第六章 现代法治的困境
一、现代性与现代法治的价值取向
二、法的现代性及其困境
三、摆脱困境的几种主要处方

第七章 现代法治的出路
一、价值整合:走出误区
二、关系整合:挣脱双重魔力
三、结构整合:寻求真实的平等
四、走向共同体法治:一种构想

附录一 法治与公共权力制约
附录二 21世纪中国法治瞻望
附录三 法治:现代社会的理性抉择?
参考书目
后记